7月20日,作為國內ODM龍頭之一的華勤技術正式啟動招股,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華勤技術成立于2005年,幾年后趕上了全球智能手機的黃金時代,招股書顯示,2010-2020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2021年華勤技術智能硬件三大件(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出貨量超2億臺,位居全球智能硬件ODM行業第一。
而智能三大件也構成了其核心支柱業務板塊,近三年的業務收入占比在93%以上。
當前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面臨一定的挑戰,包括手機巨頭和PC龍頭企業的業績受到影響。智能產品代工行業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逐漸縮小,代工業務變得更加困難。隨著智能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消費者對智能化交通解決方案的需求增加,代工企業看到了在智能汽車領域獲得新的商機和增長的可能性。
低毛利率,是ODM行業通病。2020-2022年,華勤技術實現營收分別為598.66億元、837.59億元、926.4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91億元、18.93億元、25.64億元。2023 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 168.21億元,同比下降 24.06%,凈利潤為 5.9億元,同比大增205.64%。與接近千億級別的營收規模相比,其凈利潤略顯微薄。
2019-2022年期間,該公司的凈利潤率分別為1.43%、3.66%、2.26%、2.77%。其中2021年華勤技術智能硬件三大件出貨量高達2億臺,也過去三年中出貨量最高的一年,粗略計算一臺智能設備代工的利潤不到10元。
與立訊精密、歌爾股份代工高端蘋果手機不同,華勤技術代工的手機產品主要以低端機為主,而這也是導致其毛利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原因之一。招股書顯示,華勤技術智能手機產品銷售單價一直在200-400元/臺區間。
其中手機是華勤技術的營收支柱,在總營收占比為42%。其次是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占比約26%和24.6%。三大件的總收入占比就高達92.6%。2022年三大件業務卻呈現了下滑的趨勢,去年華勤技術手機銷量1.2億臺,同比2021年的1.4億臺下降了16.7%;筆記本電腦銷量同比下降了5.8%。
業務升級勢在必行
在華勤技術的業務升級戰略中,要加大開拓智能穿戴、AIoT 產品等新興市場,同時挖掘服務器和汽車電子兩個重要增量市場。
在智能穿戴領域,其已經進入三星、vivo 等知名品牌廠商的供應鏈。2022 年度公司智能穿戴營業收入為29.82億元;另一大新業務AIoT 產品(包含智能 POS 機、汽車電子、智能音箱等)已經對小米、亞馬 遜、聯想、商米和 Nauto 等多家知名終端廠商實現銷售。2022年實現營收8.8億元。
早幾年開始,一眾代工廠紛紛面向高盈利水平的新興產業布局,其中汽車電子也成了各大消費電子巨頭以及ODM廠商業務轉型升級的好選擇。根據公開資料來看,華勤在汽車電子也進行了多方布局。
其不僅在公司內部成立了汽車電子事業部,并于2022年設立全資子公司上海安勤智行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尚未開展實際經營業務)。另外其還參股帝亞一維新能源汽車、深圳佑駕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本次募資的55億中,有超過15億元將用于上海新興技術研發中心項目,除了現有產品升級,還包括新興智能硬件產品開發,深化布局汽車電子等 AIoT 產品領域,例如, 汽車電子涉及車載機器人、車聯網通訊模塊、中控屏、智能儀表盤等產品和技術研發。
根據其研發項目來看,華勤技術計劃推出車載智能座艙系統、座艙域控制器、DMS、 艙內監控系統(OMS)、行車記錄儀等產品。不過根據招股書顯示這些產品還處于研發階段。
而從市場層面來看,智能座艙賽道已經聚齊了包括各類玩家,其中頭部Tier 1已經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領域已經完成了軟硬件全線布局并領先規模量產。在域控、DMS、OMS、HUD、行車記錄儀等各個細分賽道同樣對手云集,且各大市場正處于產品升級與集成,同時也是規?;宪嚨膬r格拼殺周期。